您好,欢迎来到文化寻根

cctv文化寻根

Cultural Roots +

《文化寻根》是由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精心打造制作的一档以“发掘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宗旨,以实现文化强国为目标的电视栏目,其目的是为全国观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视听窗口。

“文化寻根网”是“CCTV-发现之旅•文化寻根”栏目的官方网站,是面向世界华人和全国观众广泛展示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专业网络平台。其主要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民俗、国学文化、时代特征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军事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书画艺术等中华优秀文化。

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欢迎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文化强国的观众和在各条战线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朋友,关注“CCTV-发现之旅”频道,关注《文化寻根》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遗产 >

泰山(4)

时间:2015-05-18      来源:未知      作者:文化寻根      点击:


    泰山古木

  泰山有古树名木18195株,隶属27科45种,其中一级古树名木(树龄在300年以上或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1821株,二级古树名木16374株,列入遗产名录的有24株,已经命名的古树(或古树群)有60余处,它们是泰山历史发展的见证,泰山的活文物,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为了使泰山古树从静态植被变为生机勃勃的动态景观,泰山古树结合历史文化、自然风貌赋予了相应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从而凝重了泰山的古老历史文化,强化美化了泰山自然审美价值。

 
 一、泰山古树名木资源形成历史
 
  泰山由于历代至高无上的帝王在这里封禅祭祀,被拔到无以复加的高位,故有五岳之尊的称号,在古代其主要建筑和管理都具有皇家旨意。山岳地方官员均以管理泰山为主要任务而专设。泰山一直是具有国家性质的山岳,作为祭祀既是国家最崇高的祭坛又作为风景区是国家(皇家)的园林,因而历代均重视对泰山林木的保护。
 
  秦始皇登封泰山时,见山中花草很少,曾下令“勿伐草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封禅泰山,礼毕降旨“近山十里禁止樵采“。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7)“断岳镇樵苏”。宋真宗于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诏“泰山四面七里并社首,徂徕俱禁樵采”。登山道中“树当道者令勿伐”。金代章宗时“山东多盗,’潜匿泰山岩穴间、按察司请砍除林木,统军使日:岱宗王者受命封禅告代,国家虽不行其事,山亦不可赭也,议遂寝”,泰山树木免遭于难。
 
  元代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92年)泰安州县下令禁止污染王母池的水源,规定违者打板八十。并将此禁约刻在石头上,以承永戒。水源的污染对树木生长不利,也是治理自然环境一大关键。可以说,国家政府颁布禁令的决策,对泰山古树名木的保护和流传起着重要作用。
 
  在岱庙汉柏院内有一株汉柏叫“赤眉斧痕”,相传西汉末年赤眉军驻扎于泰山,士兵举斧砍向岱庙内古树,柏树竟流出血来,这使赤眉军大为恐惧,停止砍伐,但斧痕保留至今,历经2100余年,此树仍生长旺盛,青翠欲滴,这一传说世代相传教育着后代保护好古树,如今岱庙内仍保留着5株汉柏,成为泰山最古老的树木。
 
  
 
  泰山有关古树名木的传说还很多,许多树木都被赋予了神化色彩,如孤衷柏、宁死不屈、三义柏、姊妹松等,成为泰山活文物,丰富了文化内涵。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QQ:2328401478 , 29660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