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下,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主办召开净化网络语言主题座谈会。会上,人民网舆情研究室发布的网络低俗粗鄙语言的报告显示,“尼玛”、“屌丝”和“逗比”位列前三。
网络如同日常生活,也有低俗语言,在2014年网络低俗语言排行中,“尼玛”、“屌丝”“逗比”“砖家/叫兽”“你妹”等榜上有名。细看这些词,均是低俗到了极点,却被网友一再提起,有些网友甚至特别喜欢这些网络低俗语言,让人痛心,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低俗语言黑榜是一种警示,是在提醒我们,网络语言同样要文明,因为这同样代表着一个人的素质。
报告指出,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现象主要有三类,一是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二是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言暴力,第三则是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不难发现,网络低俗语言说多了,自身素质也变低了,虽然网络的自由空间相比于现实生活更广阔些,但这并不是说低俗语言的理由。
目前城市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92%,农村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80%,互联网民职业中,学生群体占比23.8%。青少年学生已成为网络生力军。因此,从保护青少年的角度出发,也应该净化网络语言,也要洁净网络语言。
“网络空间就像每个人居住的小区一样,网络低俗语言就像充斥在小区内的垃圾,网络低俗语言是一种语言 雾霾 。”之所以出现网络低俗语言,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网络发言呈现匿名性、个人可自由发言、传播广、发表网络低俗词不好追究等特点。换言之,就是违规违法成本低。当然,网络低俗语言与媒体的纵容和传播也是分不开的。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也不是低俗语言的“特权之地”。因此,净化网络语言,让网络低俗语言走开,这是必由之路。如果任由网络低俗语言泛滥,恐怕谁都会是受害者。近日北外副教授微博举报主持人何炅吃空饷一事后,一些网民不以事实分析为基础,对举报人进行情绪性的侮辱谩骂。你能说,这样的事你就永远都碰不到吗?
净化网络语言是一个社会系统过程,需要形成合力,其一,需要法律介入,让低俗者受到法律的严惩;其二,需要媒体和网络的有效管理,他们应该起到自律和自我管理的作用,要提高自身的责任, 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对低俗语言进行屏蔽;其三,需要提高每个信息发布者的素质,提升每个人的文明程度;其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对此进行抵制。
网络低俗语言黑榜是一种警示,事关我们自身的切身利益,应该认真对待,并做到不说不传播网络低俗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