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文化寻根

cctv文化寻根

Cultural Roots +

《文化寻根》是由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精心打造制作的一档以“发掘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宗旨,以实现文化强国为目标的电视栏目,其目的是为全国观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视听窗口。

“文化寻根网”是“CCTV-发现之旅•文化寻根”栏目的官方网站,是面向世界华人和全国观众广泛展示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专业网络平台。其主要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民俗、国学文化、时代特征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军事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书画艺术等中华优秀文化。

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欢迎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文化强国的观众和在各条战线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朋友,关注“CCTV-发现之旅”频道,关注《文化寻根》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评论 >

叶倾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好诗吗

时间:2015-01-20      来源:网络      作者:文化寻根      点击:
叶倾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好诗吗
 
  余秀华有爱过或者被爱过吗?那情欲之火,曾经在她生命中炫丽开放过吗?因为她是脑瘫,很多人对她写诗的体验产生怀疑。她写道:“我的残疾是被镌刻在瓷瓶上的两条鱼,狭窄的河道里,背道而行……”细读,令人恻然:刀砍斧凿般天生的不幸、别扭的所在、狭小的生存空间,而且无可更改。是的,疾患令她行动不便,也失去打工与求学的可能。农村不能干活的女人形同废人,婚姻方面由不得她按着心意来。往好处说,她是衣食无忧的,但那亘古的、属于人的寂寞呢?幸好,她写诗,她的渴望、欲念、悲伤都以文字的方式释放。
  两三年前我便知道她,并没有太多关注。多年来,我接触过的农村女诗人还是很有一些的。某种意义上,至少一半生来就是文学女青年,小学、初中时哪个不在本子上写写画画?雨丝、星星、七里香……但这些不叫诗,叫少女情怀。
  命运是在几时扳的道岔?大概是从有些人上大学,而另一些人去打工或者嫁人开始吧。前者可以亲历她梦幻过、想要过的东西,后者却像早早开放的梅花,骤然冻结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雪里,久久凝固:在忙碌之余,她们认认真真做着文学梦,为自己架空出另一个世界,一个想象中的大观园。
  诗歌这种文学体裁适合大部分农村文学女青年,因为小说需要花更多时间、笔墨去经营人物、结构、情节,这往往太超出她们的日常生活;散文要有敏锐的眼光,知道什么可写什么值得写,而不是见秋叶就感叹时光易逝;戏剧更不现实,她们大部分除了电视剧,很难有机会看到真人出演的舞台剧;最后剩下的,就是诗,可长可短,可雅可拙,可在农活之后临睡之前随便写几笔。
  我从不敢说,她们写得好不好,正如面对余秀华。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是好诗吗?如果是下半身诗人所作,我可能一眼都不看,但因为我知道是一个脑瘫女子的作品,我猜想这是她也许到目前为止从未曾实现的绮念。“你”,也许只是网络上潦乱的几个名字、瞬息即灭的一封邮件,立刻,沉甸甸的生之分量压过来,让夸奖与批评都显得……那么荒谬可笑。
  而我,只想说:继续写下去吧。世事岂能尽如人意,更残酷的事也随时在发生。能抵御岁月、给自己安慰的,不过是文学或艺术。那能歌唱的人,就在黑暗中大声歌唱;那能起舞的,就在舞台上的追光里独自起舞;只有一支笔的,比如你比如我,就写吧,把眼泪、欢笑、绝望、幻想,都用文字呐喊起来。有没有灵魂都不要紧,会不会被读到其实也不打紧,只要把郁结的力量发射出来,每个人都会是一个不再沉默的火山。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QQ:2328401478 , 29660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