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文化寻根

cctv文化寻根

Cultural Roots +

《文化寻根》是由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精心打造制作的一档以“发掘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宗旨,以实现文化强国为目标的电视栏目,其目的是为全国观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视听窗口。

“文化寻根网”是“CCTV-发现之旅•文化寻根”栏目的官方网站,是面向世界华人和全国观众广泛展示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专业网络平台。其主要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民俗、国学文化、时代特征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军事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书画艺术等中华优秀文化。

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欢迎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文化强国的观众和在各条战线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朋友,关注“CCTV-发现之旅”频道,关注《文化寻根》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评论 >

全国最大盗销文物案告破:4考古人员涉案 价值超5亿(2)

时间:2015-05-28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文化寻根      点击:
 
  揭秘
 
  探测不光看风水还靠高科技
 
  10个犯罪团伙近200人,分别以姚某、冯某、王某、马某等人为核心,参与刨挖、放风的基本都是农民。
 
  “祖师爷”姚某自称能根据风水星象“看山”,他通过这一方式来锁定盗掘地点,并先期进行踩点,然后再带领团伙进行盗掘。然而,姚某的这手“绝招”并不外传,除了他弟弟跟随着他学到些“皮毛”、后来“单飞”自己组织团伙实施盗掘外,其余团伙主要还是跟随姚某通过传统方式寻找“目标”来盗挖文物。
 
  此外,盗墓团伙也在不断地改进着自己的手法。走在“升级”前列的,是以张某为核心的团伙。在到处流窜作案的过程中,张某结识了经营探测仪的黑龙江人李某,两人一拍即合,开始实施“智能化”盗掘。
 
  “所谓探测仪,也就是探矿仪器,这些仪器对于盗墓分子来说,携带十分方便。”办案民警告诉记者。
 
 
  挖掘挖掘墓葬后会进行回填
 
  “盗墓作案现场都在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外,作案时间都在深夜,这类犯罪很难被人发现,更别提有人报案有线索了。”王红岩说,除这些使案件具有“隐形”特点外,嫌疑人还通过各种手段来掩饰犯罪痕迹。
 
  朝阳市东北方向有一个小山包,山下有条小河流经,山上稀稀拉拉长着些荒草,周围一片荒芜不见人烟。4月29日下午,记者在山头看到,大约1000平方米的地方被一圈铁丝网栅栏围住,入口处贴着一份公告,写着“半拉山积石墓地是属于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一处重要的墓地”。
 
  记者看到,栅栏内1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抢救性挖掘。在工作人员挖开的10多个洞穴中,最浅的仅挖了十几厘米就看到了红山彩陶的痕迹。
 
  “那3个洞穴,就是姚某曾经带人盗掘过后留下的。”王红岩指着中间位置的3个洞穴说,2013年开始,姚某先后带着4个团伙在这里盗掘了好几回,每次盗掘完,他们都回填恢复原状。
 
  “从这里随处可见的彩陶,可以看出这片墓葬群是典型的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的积石冢群,有极高的考古价值。”王红岩说,因被盗挖现世后,现在这片墓葬群被称为“半拉山积石墓地”,距离红山文化遗址并不远。
 
  销赃常有文物贩子坐地收赃
 
  10个盗墓团伙主要盗掘的是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文物、辽金时代的钱币,还有元代到清代的文物。在盗挖文物后,盗墓团伙会将文物出售变现。因此,在盗墓团伙的背后,还有一伙拥有文物收藏证、经营文物店铺的出土文物贩子。
 
  文物贩子李某经营着两家古玩店,他借着自己“喀左县文博协会会长”的身份从事非法文物交易,他并不满足在店里等着收赃,常常第一时间赶到盗掘现场坐地收赃。李某等文物贩子的存在,使得盗墓团伙盗挖到的文物出手速度非常快,文物出手的价格以数十万元居多,最高的是一个玉猪龙,价格高达320万元。
 
  “文物出手的速度不但快,还往往短时间内就被多次转手。”负责追赃办案的朝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刑侦大队民警蔡炳辉告诉记者,比如一个有双龙图案的金簪子,就被从阜新卖到了抚顺、又从抚顺卖到了太原。据蔡炳辉介绍,这个金簪子是国家一级文物,不可能在市场上买到,所以警方断定是盗挖来的文物,并顺着这个金簪子的销赃轨迹,追回了45件文物。
 
 
  警方追缴回的部分文物。警方供图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QQ:2328401478 , 29660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