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寺塔远景
在汉字中,中国就是中央之国的意思。在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中,中国的中心,天地之中心,则是登封。
以登封为中心的100公里半径区域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早在旧石器时代,织机洞遗址所呈现出的人类用火遗迹印证了该地区古人类活动的痕迹;新石器时代孕育的裴李岗文化和大河村文化,则证实了该地区史前文化的发达。
同样,登封区域因其位居“天地之中”,而成为中国早期王朝的建都之地。登封王城岗遗址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夏的建都之地;郑州商城遗址是中国第二个王朝—商的开国立都之地;洛阳成周遗址、东周王城遗址则分别是西周的东都洛邑和东周国都。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也推动了登封区域成为当时中国文明的中心,并在民族文化心理上铭刻下“天地之中”的印记。
自那时起,这里就被人们视为与天地沟通的重要之所。据统计,从周武王开始至清末,历史上有史可查在该地区巡狩、祭祀、封禅的帝王就有68位。
不仅如此,人们测天测时辰也来此。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1000多年前,周公为寻找“天地之中”而营建东都,在阳城“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以求地中”,并留下了千古称颂的周公测景台;800多年前,郭守敬、王恂等人为验证“天地之中”而以登封观星台为中心点进行观测并推算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几大主流文明传播、荟萃、弘扬于此。印度高僧禅宗初祖达摩曾在此广集信徒,首传禅宗;著名道士寇谦之曾在此修行数十年,创立北天师道,进而发展了道教;中国儒学也以此为中心设立书院,一时间鸿儒云集,百家争鸣,成为全国重要的学问中心。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以及位居“天地之中”文化心理优势的影响下,同时伴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登封地区汇聚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纪念建筑精华。这些建筑精品历经千年而不衰,传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礼制、宗教、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上的伟大成就,体现了东方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闪耀着中华人民智慧的光芒,是一处不可替代的杰出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