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文化寻根

cctv文化寻根

Cultural Roots +

《文化寻根》是由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精心打造制作的一档以“发掘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宗旨,以实现文化强国为目标的电视栏目,其目的是为全国观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视听窗口。

“文化寻根网”是“CCTV-发现之旅•文化寻根”栏目的官方网站,是面向世界华人和全国观众广泛展示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专业网络平台。其主要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民俗、国学文化、时代特征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军事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书画艺术等中华优秀文化。

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欢迎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文化强国的观众和在各条战线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朋友,关注“CCTV-发现之旅”频道,关注《文化寻根》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遗产 >

楼兰古城的谜团:历史上曾多次销声匿迹

时间:2015-06-09      来源:央视      作者:admin      点击:
 
  最早发现楼兰古城的维吾尔族向导,名叫艾尔迪克;那位白人老者,就是赫赫有名的探险家、瑞典人斯文·赫定。
 
楼兰古国遗址楼兰古国遗址
 
  1900年3月27日,傍晚,塔克拉玛干沙漠。一位白人老者和几名向导、几头骆驼在缓慢地行走着。沿着古塔里木河的河道,他们想寻找行踪不定的罗布泊,在太阳落下的时候,他们终于来到了一个土岗上。这时,白人老者发现骆驼身上的水袋在漏水,所剩的水已经寥寥无几。祸不单行,向导发现他们落脚必须用的铁铲也丢失了。老者决定,所有人员立刻就地休整,向导独自返回寻找铁铲。
 
  行进中,独行的向导意外地发现了一座古城的城墙、街道、房屋,甚至还有烽火台。向导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使劲揉了揉眼睛,才敢确定这一切并不是幻觉。他立刻返回把这个发现告诉了老者。老者异常兴奋,他们循着向导的指引来到了那一片古城。由于没有了水,匆匆查看后他们就离开了。第二年他们又按照原路回到了这里,进行了大量发掘。老者根据当地出土的佉卢文简牍“kroraina”一词,推定古城名为“楼兰”。此后,楼兰这个名字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深深地吸引着世界。最早发现楼兰古城的维吾尔族向导,名叫艾尔迪克;那位白人老者,就是赫赫有名的探险家、瑞典人斯文·赫定。
 
  斯文·赫定在这里发掘了大量文物,包括钱币、丝织品、粮食、陶器、36张写有汉字的纸片、120片竹简和几枝毛笔。这个被斯文·赫定称为“沙漠中的庞贝城”的古城震惊了整个世界。随后,许多国家的考古学家、地理地质学者、探险队接踵而至……
 
  各国探险队在楼兰古城及罗布泊地区发掘出的文物数量之丰富、价值之大,震惊了全世界。在各种出土文物中,楼兰古城出土的汉锦和晋代手抄《战国策》最为珍贵。汉锦大约制作于公元1-2世纪,做工精细,色彩绚丽,并绣有文字,如“延年益寿”“昌乐光明”“延年益寿宜子孙”等吉祥字样。这里发掘出的晋代手抄字纸,比欧洲人最早的纸张都要早600余年。以斯文·赫定为代表的探险家们,盛赞楼兰是一个湮没在“沙漠中的宝地”,是遗落在历史角落的“博物馆”,是“东方的庞贝城”。
 
  延续了数千年的文明,湮没了数千年的记忆,慢慢揭开了神秘面纱,楼兰古城,在风沙和荒烟中渐渐显露出来。
 
  考古专家根据楼兰古城附近遗址出土的古墓干尸推论,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时间,楼兰地区生活着一群以游牧为生的人,他们金发碧眼,与古欧罗巴人种同宗。或许是因为逐水草而猎,他们仅留下几具干尸,就神秘地消失了。
 
  其后2000余年,这一地区的历史出现断层,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中均找不到楼兰一丝痕迹。
 
  西汉时,楼兰又出现了,是西域36国之一。张骞通西域后,楼兰成为东西方交通的要道。司马迁时代,“楼兰”一名已为汉人所知,这些记录就是依据张骞出使西域的所见所闻而来。
 
  魏晋时期,中央政府设置西域长史一职,治所就在楼兰,楼兰也因此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从长安出发,古丝绸之路一路西延,到达楼兰时开始分为南北两道。楼兰作为亚欧大陆心脏位置的交通枢纽城镇,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晋代之后,楼兰突然再次消失,一个曾经繁华一时的西域重镇,在此后的1500多年里再次销声匿迹。
 
  从公元前176年始见记录,至公元前77年更名为“鄯善”盛极一时,再到4世纪左右突然消失,楼兰留在文献中的历史十分短暂,也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QQ:2328401478 , 29660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