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文化寻根

cctv文化寻根

Cultural Roots +

《文化寻根》是由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精心打造制作的一档以“发掘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宗旨,以实现文化强国为目标的电视栏目,其目的是为全国观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视听窗口。

“文化寻根网”是“CCTV-发现之旅•文化寻根”栏目的官方网站,是面向世界华人和全国观众广泛展示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专业网络平台。其主要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民俗、国学文化、时代特征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军事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书画艺术等中华优秀文化。

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欢迎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文化强国的观众和在各条战线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朋友,关注“CCTV-发现之旅”频道,关注《文化寻根》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热点 >

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

时间:2015-05-25      来源:网易      作者:文化寻根      点击:

原标题:杨朝清:高考标语体现的价值追求

        近日,广西桂北,高三教室里,一条条高悬着的“励志”高考标语,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等标语,提醒着毕业生,高考季就要到了。
 
        不论是“不努力就当屌丝”,还是“人丑就该多读书”,抑或“滚去学习”,作为社会心态的一面镜子,高考疯狂标语折射出当下的坚硬现实:不同社会阶层在生存生态上存在着鲜明反差,让许多人渴望“争上游”;而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渠道狭小逼仄,高考依然是许多人难以绕行的独木桥。
 
        阶层固化、社会流动的藩篱越树越高,通过高考实现人生突破,便成为许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路径。然而,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所言,激烈的竞争、匮乏的资源,会从根本上扭曲人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为了在未来拥有更加光明的人生大道,学生们不惜通过自我矮化、自我鞭笞的方式来逼迫自己“往死里学”;这样的高考标语尽管也具有励志意义,却也残酷、悲壮得让人心酸。
 
        作为一种社会分层手段,高考的生命力在于机会公平。只不过,不论是自主招生领域的“100万进名校”,还是高考加分“乱花渐欲迷人眼”,抑或转校的“暗度陈仓”,当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藏污纳垢的暗箱操作,腐败链条的利益输送,都损伤了高考的机会公平。在“拼爹”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为了追求“有限公平”,学子们不得不以一种疯狂、极端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施压和自我激励。
 
        一个理想的高考励志标语,应该是自信而豪迈的,充满着对教育公平的信任。与早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类似,“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看似“书生意气”,实质上透视出学子们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
 
        伴随着反腐的不断深化,高考考试及招录过程中权力在法外运行的空间进一步压缩。此外,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教育部门和高校在招录过程中,加大对偏远落后及农村地区学子的“弱势补偿”,让寒门子弟有更多人生突破的机会。正是因为高考的公平性得到了保障和提升,学生们才有了“进北大清华”的筑梦和追梦。
 
        李克强总理指出,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看似疯狂的高考标语背后,折射出社会现实和社会心态的可喜变化: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社会,要包容年轻人的“壮怀激烈”,并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QQ:2328401478 , 29660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