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朝阳区文委文物科任先生介绍,上个月有群众举报称,发现一名男子钻入护栏,用墨水拓碑文,群众要求其停止拓印行为。依据属地管理原则,朝阳文委赶紧联系了东风乡文化中心,但工作人员赶到时男子已经逃跑,未能对其进行处罚。
近日有市民发现,位于朝阳区姚家园附近的“常氏墓”墓碑遭到人为污损,碑文被泼上大面积的墨汁。区文委文物科证实,确实有朝阳群众举报一男子钻入护栏拓印碑文,男子被制止后趁机逃跑,未能对其进行处罚。因墨水渗入碑文,目前无法进行修复,只能等墨汁自行消除。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共有两座石碑,位于姚家园北路和星火西路交会路口西南角的一处绿地上,其中一座已被泼墨。墓碑护栏距离一建筑工地不足半米,墓碑整体保存完好。但在护栏中存在大量荒草和生活垃圾。受到污损的墓碑正面,刻有满汉碑文,其中近一米长的汉字部分被人泼上墨汁。碑文下方则洒有墨滴,还丢着一只白手套。墓碑护栏已有一段被人掀开,空间足够成年人进出。
据朝阳区文委文物科任先生介绍,上个月有群众举报称,发现一名男子钻入护栏,用墨水拓碑文,群众要求其停止拓印行为。依据属地管理原则,朝阳文委赶紧联系了东风乡文化中心,但工作人员赶到时男子已经逃跑,未能对其进行处罚。任先生表示,目前墨汁已经渗入碑文,因担心破坏原迹,无法对污损处进行修复,只能等待墨汁自行消除。
任先生表示,依据文保相关法律,污损文物涉嫌违法,要接受处罚。男子泼墨拓印的方式,属于“胡来”,技术手段十分低劣。他建议,如市民喜欢碑文,图书馆里能找到丰富的电子资料。
常氏墓距今已数百年
“常氏墓”为明代开国元勋常遇春后裔之墓。两座墓碑分别为常汝贵诰封碑和常明扬神道碑,双碑间距六七米,碑身双面雕刻12条云龙。其中常汝贵诰封碑位东,立于康熙十四年(1875)十二月十四日,常明扬神道碑位西,立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秋八月,距今已数百年历史。
相传常氏墓地有石羊、石人和地下墓室,但之后墓地消失,至今仅剩两座驮龙碑。此前,该地还有常氏后裔居住,碑东南20多米处有常氏家庙一间,后毁于“文革”。新中国成立后,墓地一直是菜地,曾挖出过整罐铜钱。“常氏墓”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