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文化寻根

cctv文化寻根

Cultural Roots +

《文化寻根》是由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精心打造制作的一档以“发掘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宗旨,以实现文化强国为目标的电视栏目,其目的是为全国观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视听窗口。

“文化寻根网”是“CCTV-发现之旅•文化寻根”栏目的官方网站,是面向世界华人和全国观众广泛展示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专业网络平台。其主要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民俗、国学文化、时代特征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军事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书画艺术等中华优秀文化。

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欢迎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文化强国的观众和在各条战线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朋友,关注“CCTV-发现之旅”频道,关注《文化寻根》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热点 >

“乌鸦喝水”故事被指骗人 实验显示网文说法不准确

时间:2015-04-20      来源:未知      作者:文化寻根      点击:
     “乌鸦喝水”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乌鸦好聪明啊瓶子太高只要扔几颗石子进去可以让水位上涨喝到水。这个《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全国各地的小学教材里都有。这两天,一篇关于“乌鸦喝水的故事 扔石子根本喝不到水”的网文在网上疯传,文中列举了四个版本的小学一年级教材《乌鸦喝水》的故事,四个版本中,乌鸦没什么区别,但瓶子的形状都不一样。文中称,只有“西安师大”版本教材中瓶子是圆锥状,乌鸦放进石子后才能喝到水,长春版等其他三个版本教材里的瓶子,乌鸦根本喝不到水。所以,文章的结论是:“小学课本都是骗人的!”是在误导小学生!
 
  一张小小的配图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说故事只是让孩子明白寓言故事背后的寓意,寓教于乐,不要太介意;有人认为,一定要搞清楚乌鸦到底能不能喝到水,这是科学;更多人则表示,从来没有对乌鸦能否每次都喝到水产生过怀疑。于是,“小学课本到底有没有骗我”成了不少人的疑问,于是就有不少人站出来进行实验验证,与网文来一场属于“死理性派”的PK。
 
  选取了三种形状不一的瓶子,随意收集了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大量石子。
 
  锥形烧瓶(“西安师大”版)
 
  注水达到锥形烧瓶的1/2,随后向瓶内放入石子,当堆积在瓶内的石子要达到锥形烧瓶的瓶颈时,水位已基本达到了瓶口,这种情况下,乌鸦是可以喝到水的。
 
  第二次往锥形烧瓶内注入1/3的水,再不断放入石子。当石子已经堆满了整个瓶子,其水位仍没有升到瓶口。这种情况下,乌鸦是不可能喝到水的。
 
  结论:水深过半,乌鸦能喝到水;水深只有1/3,乌鸦喝不到水。
 
  网文靠谱指数:★★☆☆☆
 
  平底烧瓶(“人教”版)
 
  先将平底烧瓶内放入1/2左右的水,然后放入大量石子。当石子占满整个瓶体,将到瓶颈时,其水位已经基本达到了瓶口。这时乌鸦是可以喝到水的。
 
  再将平底烧瓶内放入约1/3水时,石子堆积到瓶口,水位也没升起来,乌鸦不可能喝到水。
 
  结论:水深过半,乌鸦能喝到水;水深1/3,乌鸦喝不到水。
 
  网文靠谱指数:★☆☆☆☆
 
  普通饮料瓶(“长春”版)
 
  注入约1/2的水,然后向瓶内放石子,当石子堆积到饮料瓶的瓶颈时,瓶子里的水位便基本上升到了瓶口。
 
  再在饮料瓶子放入约1/3左右的水时,石子堆积到饮料瓶瓶口了,瓶子里的水还没有溢出……
 
  结论:水深过半,乌鸦能喝到水;水深1/3,乌鸦喝不到水。
 
  网文靠谱指数:★☆☆☆☆
 
  最终结论
  乌鸦能否喝到水与瓶子形状无关
 
  通过实验,瓶子里的水能否升到瓶口,与水的多少是息息相关的。如果瓶子里的水太少,无论什么形状的瓶子,乌鸦都不会喝到水。如果瓶子里的水超过了一半以上,无论什么形状的瓶子,乌鸦都可能会喝到水。
 
  实验人员解释,其实石子放入瓶子中时,有一个空隙率的问题。空隙率指散状颗粒材料在堆积体积中空隙体积占的比例。如果是放入大小石子混合搭配的石子,石子间的空隙率变小,水位便会上升得更多;如果是单一较大的石子,石子间的空隙率会变大,这就会有较多的水存留在石子之间,水就有可能无法升至瓶口。因此,乌鸦能不能喝到水,与瓶子的形状无关,而是与瓶子中水的多少、石子的大小和形状有关,网上传播的网文给出的说法不准确,太绝对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当原水位高于瓶子的一半时,按照故事中的方法可以喝到水;但按原著中“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的说法,乌鸦是永远都没有办法喝到水的。
 
  综合都市快报 新文化报
  网评
  @Hi柯磊:涨知识了。
 
  @An8Chan:有意思。
 
  @广州某人: 有人较真说明真的是进步了!
 
  @pinkbox的围脖: 我当年居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玲敏_REIMIKO群:这还真是一个细节的问题,不知道编这些教材的人留意到了没?
 
  @抽疯库拉谦鸿:看来这教材还是有待改进这些细节性的东西。
 
  @网友:作为小学语文和科学教师的我,在教授乌鸦喝水这则寓言故事时,一直认为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瓶子,也不论瓶子中有多少水,只要在水瓶中不停地扔进石子,水位就会不断上升,乌鸦就一定能喝到水,从来没有对乌鸦能否每次都喝到水产生怀疑。事实上在我们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寓言故事、成语故事,跟乌鸦喝水一样,本身除了有寓意之外,还包括很强的科学性。只不过我们往往只是简单地把它们当成了语文课,忽略了背后的科学知识。所以,乌鸦喝水既是寓言课也是科学课。
 
  @田原真_THU: 哈哈哈,其实我真的思考过,石头子缝隙那么大,乌鸦光是捡些小石头,为了喝口水也是很拼啊!
 
  @听英概GG跟你讲:感觉像似鸡蛋里头挑骨头!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在意义好吧?居然在这纠结瓶子?无语!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QQ:2328401478 , 29660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