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文化寻根

cctv文化寻根

Cultural Roots +

《文化寻根》是由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精心打造制作的一档以“发掘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为宗旨,以实现文化强国为目标的电视栏目,其目的是为全国观众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和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视听窗口。

“文化寻根网”是“CCTV-发现之旅•文化寻根”栏目的官方网站,是面向世界华人和全国观众广泛展示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专业网络平台。其主要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中华民俗、国学文化、时代特征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军事文化、养生文化、红色文化、戏曲文化、书画艺术等中华优秀文化。

各种文化在这里交汇相融,欢迎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文化强国的观众和在各条战线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朋友,关注“CCTV-发现之旅”频道,关注《文化寻根》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文化热点 >

广东河源闹市修路 43枚恐龙蛋化石“重见天日”

时间:2015-04-20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文化寻根      点击:
 
 
    昨天,广东河源市闹市修路,意外挖出数窝恐龙蛋化石,共有43枚恐龙蛋化石,其中完整的“恐龙蛋”有19枚。据悉,这是该市首次在新城区闹市中心发掘出土恐龙蛋化石。
 
  据介绍,昨天13时许,广东河源市大同南路挖掘出这批恐龙蛋化石的地方,是一处正在深挖中的排污水沟。据河源恐龙博物馆馆长杜衍礼介绍,施工现场所处的地质结构属于红砂石岩层,符合恐龙蛋化石存在的地质环境条件。
 
  新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有一整窝,可分成数小窝,14块嵌有“恐龙蛋”的岩层石块中有恐龙蛋化石43枚,其中完整的“恐龙蛋”有19枚。这批新出土的圆形恐龙蛋化石比较匀称,直径均在10厘米至12厘米之间。具体是什么种属的恐龙,尚待中科院恐龙蛋化石研究专家近期专程赶赴河源,进一步研究。
 
  杜衍礼称,在河源1988年建市之前,未开发建设的大同南路是距离新丰江河面较近的小山包,小山包地下的红砂岩地层当年完全没有动过,路面是直接用水泥铺上去的。所以,河源市区大同南路近期升级改造并在扩宽路面和新挖地下排污水沟的施工过程中,这些埋藏在路面下的恐龙蛋化石才得以重见天日。
 
  河源盆地100多平方公里的红砂岩中,厚度达4000米,究竟埋有多少恐龙蛋化石,专家也无法进行预测。据杜衍礼介绍,早在1996年前后,河源市区黄沙大道(现更名为越王大道)以及东堤路的建设工地上,施工人员陆续发现路面地下埋藏有大量的圆形“石头疙瘩”,后经中科院专家现场鉴定,证实这些被施工人员当成铺路石埋掉的数量不菲的“石头疙瘩”竟是恐龙蛋化石。从此,河源市区和周边的东源县城历年发掘的恐龙蛋化石与日俱增。
 
  截至目前,河源恐龙博物馆出土和馆藏的恐龙蛋化石已达17000多枚。2005年,河源市博物馆凭当年馆藏10008枚恐龙蛋化石数量获颁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同时,河源也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授予“中华恐龙之乡”。

友情链接

申请友链:QQ:2328401478 , 296609588